作者:管理員 發布時間:2025-05-30 點擊數:202
5月29日上午,由哈爾濱工業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與陽光惠遠聯合舉辦的“黑龍江省2025年科技成果轉化月系列活動——概念驗證研討講座”在哈爾濱工業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成功舉行。來自我省概念驗證中心、高校科研院所、技術轉移機構、企業科研團隊等50余人參會,共同探討概念驗證在科技成果轉化中的關鍵作用。
聚思睿國際技術投資咨詢公司創始人張涵老師作為此次活動的主講嘉賓,圍繞專利技術轉移轉化的核心痛點展開分享。他指出,研發思維與產業化思維的沖突是制約成果落地的關鍵因素——前者側重技術突破,后者聚焦市場價值,二者的脫節導致大量技術成果難以跨越“實驗室到產業化” 的鴻溝。
針對這一問題,張涵提出概念驗證的雙重解決方案:在項目層面,需通過市場調研精準定位需求、優化技術成熟度并設計可持續商業模式;在團隊層面,則要搭建跨學科協作體系,促進技術、市場、資本等多領域人才的深度融合。此外,他強調“高質量專利”并非單純追求技術創新,更需與產業需求掛鉤,通過專利布局提升成果的市場議價能力。
張涵老師以華西生物醫藥概念驗證創新大賽為例,生動闡釋了概念驗證的落地路徑。大賽通過“項目征集—初賽篩選—復賽培育—項目路演”的全流程設計,不僅幫助參賽項目優化技術方案、打磨商業邏輯,更促成多個項目獲得政府及華西醫院的資金支持,提升了科技成果商業化的成功率。他強調,此類實戰平臺通過“以賽代練”的模式,為科研團隊提供了從技術到市場的“練兵場”,是破解轉化難題的有效載體。
在技術商業化方法論環節,張涵老師提出“概念驗證三步法”,核心在于明確價值主張——即清晰界定技術能為用戶創造的獨特價值。他深入解析了“用戶”與“客戶”的區別,指出產品定位需精準錨定目標群體的真實需求。概念驗證如同搭建一座“橋梁”,幫助科技成果穿越從實驗室到市場化的“死亡谷”,實現從技術價值到商業價值的關鍵躍遷。
在互動交流環節中,到場嘉賓積極提問,現場氣氛熱烈,參會者表示通過理論與案例的結合,對概念驗證的實操邏輯有了更透徹的理解。
本次講座以“理論+案例+互動”的立體形式,清晰地闡述了概念驗證關鍵作用。未來,陽光惠遠將繼續深化與哈爾濱工業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通過舉辦更多研討、培訓與項目對接活動,助力科技成果轉化,提高科技創新效率。